棋心算之简单的连照杀局3毙马仆途

2021-01-23来源:棋国象棋博物馆

军事思想能使人产生自信,所以曹操有自己的英雄观。玄德曰:“淮南袁术,兵粮足备,可为英雄。”操笑曰:“冢中枯骨,吾早晚必擒之!“玄德曰:“河北袁绍,四世三公,门多故吏;今虎踞冀州之地,部下能事者极多,可为英雄。”操笑曰:“袁绍色厉胆薄,好谋无断;干大事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:非英雄也。”玄德曰:“有一人名称‘八俊’,威震九州:刘景升可为英雄。”操曰:“刘表虚名无实,非英雄也。”玄德曰:“有一人血气方刚,江东领袖:孙伯符乃英雄也。”操曰:“孙策藉父之名,非英雄也。”玄德曰:“益州刘季玉,可为英雄乎?”操曰:“刘璋虽系宗室,乃守户之犬耳,何足为英雄!”玄德曰:“如张绣、张鲁、韩遂等辈皆何如?”操鼓掌大笑曰:“此等碌碌小人,何足挂齿!”……

冷兵器时代,有时看战斗好像是人数的优势,其实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兵法的应用。人数再多,也要展开阵形,不能一拥而上。冷静的指挥员,会集中自己的能量于一点,重点突破,伤其一指,逼得敌方收手,甚至溃败。所以面对曹操百万之众,在诸葛孔明眼中不算什么,赤壁之战,曹操狼狈北顾;前秦苻坚,号称投鞭断流,淝水一战,基本灭国……

但万事有辩证,即便是拥有虎狼之师而又粗通兵法的项羽,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下,逐渐消耗,终于丧失了“楚歌八千子弟”,更是丧失了斗志,自觉“无颜面对江东父老”,否则,很有可能如杜牧所说,“江东弟子多豪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”。

所以对于军事主官,最重要的是自己有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认知,有正确的应对之法,知道相对的“绝对兵力”,这样,才有那样的豪情,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。

《毙马仆途》

此局面初看红方堪忧,黑卒坐占花心,逼红帅于一隅,且黑有明车一驾,纵横皆可成杀,红方能守其一,不能守其二,已成必死之局。此形势间不容发,红方必须着着叫将,不能有一步错失。而看双方实力:红方尚有一车、一马、双炮四个大子,形成“三子归边”尚有余力,何况红帅也能起作用,封住一条肋道;黑方则有双车、一马、一砲,子力优于红方。但红方可利用黑方子力集中的“弱点”(有时候子力集中是优点,有时子力集中则成了弱点,角度不同,观点自然不同),在攻击的过程中使黑方子力拥堵,最终形成败势。这就像演义中的那句话,“敌兵自相践踏,落堑坑者无数”,我自于敌人自乱处取胜。

红方“带将”的第一攻有三:二路马的叫将、一路炮的叫将、八路车的叫将,其中,红炮和红车的叫将,徒然失子,于战局无益,这种“浪战”思路先被淘汰;后再分析二路马的进击,直接够“将”有三路和四路各一点,马二进三、马二进四都能叫将,需要各位看官知晓的是,马二进三之点,古也称为“卧槽位”,“侧面虎“杀法也在此处成功,马跳此处,能将黑将吊起,封住黑将”两处穴道“,所以是最有效率的一着。

第二攻也是本着叫将的思路,红马当然可以继续叫将,但将来将去,只是循环,还是屯马高冈,吊住黑将为高棋。用一路炮作为第二攻如何?心算如此:炮一退二,黑8路车顺势沉底叫将,红方死棋。所以只有红车能做出第二攻:车八平四,兜底叫将,黑方只有马8进6吃车解杀。此时,再糊涂也该看出来由谁”补刀“了,炮一平四,用黑方的这匹”死马“当炮架,叫将之后再看,原来黑马真的就是”死马“,走投无路,之后认输。连照杀棋,竟然如此简单。

”毙马仆途“,就是死马挡道,而中国象棋又没有吃自己一方棋子的着法,所以只好被红方困毙。这实在就是败退的景象,恰如《资治通鉴·晋纪·淝水之战》所记,”秦兵大败,自相蹈藉而死者,蔽野塞川。其走者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晋兵且至,昼夜不敢息,草行露宿,重以饥冻,死者什七、八。初,秦兵少却,朱序在陈后呼曰:‘秦兵败矣!’众遂大奔。“

我又想起包含这几个”关键字“小故事,据说欧阳修在翰林院时,和两位同事走在大街上,看见一匹奔跑的马把路边卧着的一只黄狗踩死了,便说:请你们用文字记录一下这里发生的事情。甲说:"有犬卧于通衢,逸马蹄而杀之。"乙说:"有马逸于街衢,卧犬遭之而毙。"欧阳修笑道:这要是让你们来写历史,那是一万卷也写不完啊。甲乙二人问欧阳修:那么依你之见应该怎么写呢?欧阳修说:“逸马杀犬于道",有这六个字也就够了!毙马仆途,却是直接堵死了老将啊。

转自 知乎 麒麟传人 侵删


查看手机站
135 1035 1984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