棋心算之简单的连照杀局4劳问将士

2021-01-23来源:棋国象棋博物馆

对于战争指挥员而言,手头上能指挥的部队,有质与量的要求,于质,则追求精兵强将;于量,则奢望多多益善。即便是公认的“战争之神”韩信,也一定考虑这两方面的最优组合。于象战而言,就是追求相对的“多三子”优势,就是俗语所言“打群架”,形成“二打一”、“三打一”至“多打一”。而一旦战争储备能到“多打一”,战争方式都能发生变化,所谓“围而不打”,实则是“围点打援”,封该处之洞,引别洞之蛇出洞。此时,预备队就成了另一方面的主攻。

优秀的指挥员(棋手),根据自己的配置,制定最切合实际的攻击方案,最大限度的利用“三子归边”。至于三子,有明面的三子,有熟视无睹的帅(将)、仕(士)、相(象)的使用,发掘它们的进攻或防守的潜力,辅助主攻完成既定目标。特别是将(帅)的参与,虽然对普通子力威力不大,但是同样是“王”级的对决,“将”和“帅”都能控制三条纵线,规则是“将”、“帅”“见光死”,所以有“老将出马,一个顶俩”的说法,关键时候,御驾亲征,操盘者一定要用好,就像辽国打到澶州,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,逼得辽国只好签下“澶渊之盟”,换来宋、辽百年和平。假设北宋朝廷避战、迁都,历史或早就改写。

《劳问将士》

在“连照杀局”的解析中,很多时候要做到“攻其必救”,在你进行攻击之后,应对方必走,这样才不会出现更多的“意外”,譬如围棋中的“脱先”,你走一手,原本认为对手下一步必走,结果人家“出你意料”,没按你的剧本往下演,足球是圆的,象棋的棋子又何尝是方的呢?棋谚说“双将必动将”,这是一种确凿的说法,就是当一方走出一着,两种子力同时“叫将”,往往你逼得另一方将(帅)必须动身,所以可以作为“意料之中”来处理。

形势如上,黑方虽不是“当步杀”,却也是“连照杀”,红方没有阻止黑方连杀的“解杀还杀”之棋,所以也必须全力以赴,聚精会神于做杀。物质方面,红方一车、一马、双炮,还有可用于封锁一条线的红帅,车、马、炮、帅都能为我所用,子力配置优越。以下就是心算行棋次序。

首先,此时的红方车、马构型,有所谓“拔簧马”的攻击手段,但这种靠一子“闪击”的方式,只要处理掉主要攻击点,攻击立消,除非这种攻击仅仅是为了转变攻击方向,否则慎用。但这里有车马双将,这是能掌控的一种走法,车七进一,车马双将,黑将必动,将4进1。现在红方还能继续动车、马吗?车有两种“叫将”方式,一种托底叫将,黑马马6退4,所谓“填空”弃子;一种车七退一还原,无效动子。马只有马八退七“叫将”,黑车可就近消灭,不影响黑方做杀。如此,就只有用炮“叫将”,炮三进二,或炮四平六。炮三进二,因为边上还有能用的另一只炮,所以黑方必须防止红方的重炮,红方进炮叫将时黑方不能起马,无论落士或上士,红方均有变形“铁门栓”的杀法,红方车七平六成杀。

如图局势,还有一路先动三路炮的攻法,炮三进三,黑方必然上士。其后有两种方式,黑方均无法避杀。炮四平六,黑方或进将,车七进一,红帅起作用,“白脸将”成杀;黑方或车2平4杀炮,则红方车七平五,“拔簧马”成杀。当然,红方还有低效率的杀法,比如:炮三进三,士6进5;车七进一,将4进1;炮四平六(闷宫),车2平4;车七退一,将4退1;车七平五(“拔簧马”成杀)。这就是看清楚后的举一反三,多做这样的心算题,有助于扩大自己的攻击思路。

回到残局取题,“劳”字为会意字,其小篆字形,上面为焱(yàn),即“焰”的本字,表示灯火通明;中间是“冖”字,表示房屋;下面是“力”,表示用力。其本义或为“(白天干不完)夜间劳作”。而对于这样工作之人,就要施以物质或精神慰问,这就是“慰劳”,“劳问将士”就是“问将士劳”,慰问努力工作、奋斗的将士。例如唐德宗建中四年(783年),发生泾原兵变之后,名将李晟亲往奉天勤王。第二年唐朝勤王部队收复长安,平定朱泚之乱。于是朝廷派礼部侍郎班宏代表朝廷,担任“宣慰使”,“诏吏部侍郎班宏充宣慰使,劳问将士,抚慰蒸黎。”就是“慰劳将士,安抚百姓”,使军人和老百姓都平静下来。

此残局形势,黑方缺象,自然不会有“象”的行动,红方展开对黑将的攻击,直接影响九宫之内的“将士”,这就是活脱脱的“逼宫”,反话正说,哪里是“劳问将士”,就是刺王杀驾,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。

转自 知乎 麒麟传人 侵删


查看手机站
135 1035 1984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