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1-23来源:棋国象棋博物馆
台湾省,简称“台”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,省会台北,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,东临太平洋,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;北濒东海,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。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、绿岛、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。纵跨温带与热带。
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、同文同种。三国、隋朝时期,中国政府先后派万余人去台。明末清初以来大量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居民移垦台湾,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。主要少数民族高山族与华南壮侗语人群同源;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。
汉朝和三国时期称“夷洲”;隋朝与唐朝时称“流求”;宋朝时称“流求”或“琉求”;元朝时称“琉求”或“瑠求”;明朝洪武年间称“小琉球”。“台湾”一名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“台窝湾”社的社名,意为滨海之地,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“大员”、“台员”、“大湾”等,后定名为“台湾”。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“台湾”名称,但直到明朝“台湾”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。清朝更名为“台湾”,并设置台湾府,隶属于福建省,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。
从大陆的象棋发展经历看,台湾的象棋发展水平应该不低。事实则与想象大相径庭,1949年后国民党政府及军队败退台湾岛,一时聚集了较强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源,如果从政府的层面支持,象棋运动应该有很好的基础,但因各种原因,也或许是因为大陆政府支持象棋事业,台湾主政者即反其意而用之,使得台湾的象棋事业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及发展,台湾也没有大陆的职业化道路,只有业余棋手对象棋文化的保护与推广。
吴贵临是台湾第一高手,他幼时曾接触围棋,7岁时受叔叔影响开始学习并专攻中国象棋。18岁那年,在家乡南投县举办的“棋圣”战中,他一举夺冠,从此在台湾省棋界崭露头角。他先后获得第一至五届全省象棋大赛冠军,获第一届和第三届“中山杯”冠军。而最令他难忘的是22岁那年,与徐俊杰的十番大战,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新老交替的决斗。由于前四盘比分悬殊,吴贵临领先,徐俊杰见难以扭转局面,放弃了比赛,从此奠定了吴贵临为“台湾省第一高手”的基础。1977年后,吴贵临多次荣获全台象棋比赛冠军,并在影响颇大的“棋圣杯”赛和全台名位赛上夺魁,被誉为棋王。1988年,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五届亚洲杯象棋赛上,吴贵临以10战全胜的优异成绩轰动赛场。1989年4月间,吴贵临参加了常州举行的“后肖杯”象棋大师邀请赛,是海峡两岸中断四十年来,来大陆与高手们第一次对弈的棋手。一个月后,在广西柳州举行的“龙化杯”象棋名人邀请赛上,他战胜吕钦等名将,一举夺魁。其后,吴贵临拜胡荣华为师,棋艺上更上一层楼,且与大陆的象棋高手进行了广泛的接触。他棋艺功底深厚,中局力量尤强,对弈时防中有攻,攻中有防,常有出奇制胜的妙着。1996年,吴贵临与江苏常州的女子象棋大师高懿屏喜结连理,号称两岸棋界的“神雕侠侣”,婚后两人在棋艺上各有成就,高懿屏还成为集世界杯冠军、亚洲杯冠军及中国全国冠军的“三冠王”,吴贵临也登上自己象战的高峰。在胜负世界之外,二人致力于台湾的象棋文化传播和两岸棋艺交流。
曾与吴贵临进行过“十番棋”大战的徐俊杰,原籍广东(后属广西)钦县,青年时代已誉满台岛,首获 1961 年台湾省主席杯冠军;1965 及 1966 年两次荣膺全台“名人赛棋王”称号;1973 年在纽约中华公所摆设擂台,棋艺如日中天,竟将来犯众多豪杰逐一击败,引起轰动。在不久前的全台个人赛中,与苏文生并列榜首,并以八字评语“奋战求胜、无欺老少”喜获“最佳奋战奖”,堪称德艺双馨。
台湾没有职业象棋棋手,但许多人有着对中国象棋挚爱,因此台湾也有很多象棋高手,如台北马仲威、刘国华、陈振国、林世伟、陈庆文、赵弈帆、马正伦,女子小棋手李孟儒;高雄吴贵临、江中豪,女子高懿屏;台中张鸿钧,女子小棋手彭柔安;基隆阮明昭、林见志等。
台运兴,棋运兴,衷心祝愿台湾省的象棋文化繁荣昌盛!
转自知乎 麒麟传人 侵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