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象棋分省(市)开展概说”之广东篇 麒麟传人 麒麟传人

2021-01-23来源:棋国象棋博物馆

在中国近代史上,有三次大的移民潮,分别称为“走西口”、“闯关东”和“下南洋”。而“下南洋”的移民运动,对流出地同样发生深刻影响,它对缓解“经济压迫”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。葛剑雄等先生所著《简明中国移民史》中,有一个简单的计算:从1840年到1930年的九十年中,由闽、粤两省输出的移民每年平均十万以上,足以抵消每年的自然增长,缓解当地的人口压力,至少可以减弱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振荡。移民大多是下层民众,其中华文化的影响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中国象棋。这些移民或华工除了以工薪反馈祖国的家庭,更是因为对中国象棋的热爱间接促进了祖国象棋活动的开展。

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,也是下南洋的重要出发地。而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,广州得风气之先,广州是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名城,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。尤其进入到民主革命时期,广州扮演着重要角色:这里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,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端地;旧民主主义革命正规阶段,潮起南粤大地,广州是无可争议的中心;新民主主义时期初始阶段,广州是主要基地;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辛亥革命阶段,抑或第一、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,乃至抗日战争阶段和解放战争阶段,广州始终是抵御外来侵略和反对封建统治的重镇,为坚持民族独立的抗争和人民解放的奋斗,做出了自身能承担的、独特而重要的贡献。中国象棋也在此地紧跟潮头,从民国开始,广州的象棋活动就名冠全国,流风遗韵遍及整个广东甚至岭南。

民国时代,广州最著名的棋人,或是“四大天王”,或是“粤东三凤”,他们互有交集,各擅胜场。其中黄松轩可称为广东第一高手,其他如李庆全、卢辉、冯敬如,各在华东华南、华北华南棋战中亮出了名头;而在中国象棋的江湖上,“粤东三凤”特别是钟珍的影响甚至惠及越南。民间有兴趣,当时的社会也有传播象棋文化的作为,于是广州乃至广东,成了当时这个国家象棋发展最好的省份。

新中国成立,由于国家对劳动人民文化的重视,迅速掀起了一个发展中国象棋的高潮。而广东象棋因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,这里迅速崛起了一座中国象棋的丰碑,这位代表人物就是杨官璘。1952年至1955年,杨官璘往返于广州、上海、武汉、北京、苏州、杭州等地表演象棋和参加比赛,他两次在十局决胜赛中击败有“七省棋王”之称的董文渊,加上多次击败陈松顺,就此奠定了一代棋王的地位。自1956年到1983年,杨官璘共参加了18届全国象棋个人赛,4次夺得冠军,3次获得亚军和季军,13次进入前6名。1982年,中国象棋协会授予获得“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”冠军三次及三次以上者为“中国象棋特级大师”,这就是杨官璘和胡荣华。《棋坛宗师杨官璘》说,“在中国象棋史上,杨官璘的功绩是卓著的,在他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脚印。杨官璘的出现,在象棋坛上创造了空前的奇迹,他是中国自有象棋历史以来,成就最大的棋人。”恰如其言。

而在杨官璘老的带动下,广东出现了中国象棋的“岭南双雄”时代,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,吕钦自1982年全国个人赛获得第3名,成为国手,获得“中国象棋大师”称号。其后夺得1986年、1988年、1999年、2003年、2004年五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,1986年晋级“中国象棋特级大师”,是“小吕飞刀”、“羊城少帅”。

许银川则是吕钦同时的最佳队友和最激励人的对手,他以全国少年赛冠军加入广东队,1989年起参加全国比赛。199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上,小将许银川最终位列第9名,晋级“中国象棋大师”。其后则分别于1993年、1996年、1998年、2001年、2006年、2009年六次获全国冠军,在个人赛成绩榜上,仅次于14次夺得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的象棋宗师胡荣华,是棋迷心目中的“许仙”,是岭南象棋的一座高峰,也是中国象棋的一座高峰。

此后广东晋升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的是庄玉庭,他1989年以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11名的成绩晋级“中国象棋大师”。而后的十多年中,成绩起起伏伏,终于在2000年“巨丰杯”全国象棋大师赛冠军战胜自己,荣获冠军,晋升“中国象棋特级大师”,这是广东省的第四位特级大师。

有时幸运会集中到来,由许国义、张学潮和郝继超代表的中国队,获得第十八届亚洲象棋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,按规定三人同获特级大师称号。其中,许国义于2012年甲级联赛中优异成绩和胜率,晋级“中国象棋大师”;张学潮则因广东队象甲联赛夺冠而被授予“运动健将”称号。

除了以上六位特级大师,广东还为中国象坛贡献了十几位“中国象棋大师”(国家大师)。

早到改革开放前的朱德源、陈柏祥,这二人与杨官璘老同处一个时代,朱德源于1958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或得第8名,陈柏祥于1960年、1966年两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分获第10名、第5名,二人或于1985年被授予“中国象棋大师”称号。

改革开放后,中国象棋事业蓬勃发展,广东因深厚的群众基础迅速风靡全省。这一时期,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刘星、邓颂宏、蔡翔雄,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宗永生、韩松龄、汤卓光、陈富杰、黄海林。

其中,刘星,出生于1958年,少年成名,棋风凶狠泼辣,作风顽强,擅长乱中取胜。1983年获全国个人赛第9名,1984年晋升国家大师。90年代后期淡出一线,把精力投入到教学育人上来,先后带出三位全国少年冠军(赵鑫鑫、王定(女)、曹岩磊),并把深圳队带到团体亚军的历史最辉煌战绩,人称“金牌教练”、“深圳教头”。

而邓颂宏则因1984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12名而晋升“中国象棋大师”,1987—1989年,广东省中国象棋队继1980—1982年夺得全国象棋团体赛“三连冠”后再度实现“三连冠”,而邓颂宏便是其中广东队的主力队员之一。后来他致力于象棋教育,曾培养出时凤兰等一批优秀的象棋国手。

蔡翔雄则以1985年闯进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前16名的成绩,后来被授予“中国象棋大师”称号。

进入上世纪90年代,通过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,广东又名将频现:宗永生,1990年第15名,晋升中国象棋大师;韩松龄,1991年第11名,晋升中国象棋大师;汤卓光,1992年第9名,晋升象棋大师称号;陈富杰,1993年第15名,晋升中国象棋大师;黄海林,1996年第14名,晋级中国象棋大师。

新千年后的第一个十年,朱琮思于2001年广东队夺得中国象棋全国团体冠军而晋升中国象棋大师;李鸿嘉则因2003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13名,晋升中国象棋大师。

随着国家对中国象棋事业的重视和开展,又有不少棋手通过努力实现了个人水平跃升。2017年由许银川、郑惟桐领衔的广东碧桂园象棋队在巅峰对决中,以5:3击败内蒙伊泰队蝉联桂冠,也是广东第七次捧起象甲联赛冠军奖杯。碧桂园队棋手黄光颖、程宇东以团体赛成绩突出,晋升中国象棋大师。相比于这样的晋级方式,也有人通过全国象棋等级赛晋级。2016年第十三届“威凯杯”全国象棋等级赛,号称中国象棋江湖“四驾马车”的广州棋王黎德志,在最后一轮眼看要输棋的情况下,咬牙坚持,等待战机,最后在残局中巧手夺炮击败任刚,勇夺冠军,圆了大师的梦。这一年,他不再年轻,也已经44岁了。而另一名“马车”人物姚洪新则于2017年通过同样的形式实现个人中段理想,殊为可喜。

而有人资料很少,比如李广流老师,这位1966年、1976年、1977年三进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前12名的高手,曾有名局进入朱剑秋先生写的《象棋鬼手名局》,1966年时战胜刘殿中(刘殿中当年第8名),后来可能离开了象棋界?应该能获得称号,但估计国家体委没有授予。这一时代的棋手,象棋生命受困于时代,特别是李广流,成名正好卡在“文化大革命”的点上,是他个人,也是国家的不幸。


查看手机站
135 1035 1984
TOP